根据最新的数据,2024年第三季度,风险投资(VC)对生成式 AI 初创企业的投资总额达到了39亿美元,参与的交易数量达到了206笔。这些数字虽然很惊人,但需要注意的是,这还不包括 OpenAI 那轮66亿美元的融资。
其中,美国的公司表现尤其突出,在127笔交易中获得了29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知名初创企业在这个季度获得了巨额融资。例如,编码助手 Magic 在8月获得了3.2亿美元,企业搜索提供商 Glean 在9月融资2.6亿美元,商业分析公司 Hebbia 在7月也获得了1.3亿美元。此外,中国的 Moonshot AI 在8月筹集了3亿美元,而日本的 Sakana AI 则在上个月完成了2.14亿美元的融资。
当然,生成式 AI 并不是没有争议的。尽管一些投资者信心满满,但专家们对这项技术的可靠性表示质疑,尤其是在涉及未经授权使用版权数据时的合法性问题。尽管如此,风险投资者似乎还是愿意为这项技术的未来下注,认为生成式 AI 将在许多大型和盈利的行业中扎根,并持续增长。
有数据显示,Forrester 预测,60% 的生成式 AI 怀疑者可能会逐渐接受这项技术,无论是用于信息摘要还是创造性问题解决,这一数字明显高于 Gartner 早前的预测,认为到2026年将有30% 的生成式 AI 项目在概念验证后被放弃。
不过,要想广泛应用生成式 AI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障碍,那就是这项技术对计算能力的巨大需求。根据 Bain 的研究,生成式 AI 可能迫使企业建设千兆瓦级的数据中心,而这些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是现有平均水平的5到20倍,可能会对本已紧张的电力供应链造成压力。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许多全球最大的云服务商,如微软、亚马逊、谷歌和甲骨文等,都开始投资核能,以降低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微软最近表示,计划利用著名的三里岛核电站的电力,不过这些投资可能需要数年才能见效。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生成式 AI 初创企业的投资热情依然高涨。比如,热门的语音克隆工具十一实验室正在寻求以30亿美元的估值进行融资,而背后是 X 平台臭名昭著的图像生成器的黑森林实验室也在进行1亿美元的融资谈判。
划重点:
🌟 第三季度,风险投资对生成式 AI 初创企业的投资额达39亿美元,主要集中在美国公司上。
🚀 知名初创企业 Magic、Glean 和 Hebbia 等分别获得了数千万美元的融资。
⚡ 生成式 AI 面临巨大的计算需求和合法性挑战,但投资热情依然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