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查查APP显示,2月11日,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人工智能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专利公布。
专利摘要显示,本公开是关于一种人工智能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人工智能通信方法包括:确定第一时间,第一时间用于表示基于AI模型处理AI任务的处理时间;基于第一时间,进行基于AI模型的AI通信处理。本公开通过对第一时间的确定,实现了基于AI模型的通信处理所用的时间确定。
企查查APP显示,2月11日,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人工智能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专利公布。
专利摘要显示,本公开是关于一种人工智能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人工智能通信方法包括:确定第一时间,第一时间用于表示基于AI模型处理AI任务的处理时间;基于第一时间,进行基于AI模型的AI通信处理。本公开通过对第一时间的确定,实现了基于AI模型的通信处理所用的时间确定。
小米公司近日发布消息,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传来:小米大模型团队的两篇论文成功入选2025年北美计算语言学协会(NAACL)会议,并被列为主会长文。这一成就不仅显示了小米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累,也标志着其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这两篇论文分别聚焦于图形用户界面(GUI)代理和机器翻译方向。小米在 GUI 代理方面的研究,将手机控制任务细分为页面到达和页面操作两个子任务,使得智能代理能够更加专注于整体任务的完成能力,而不仅仅是追求每一步的最优解。这一方法提升了智能
近期,美国知名研究机构 Epoch AI 发布了一份报告,正式将 LG 的 Exaone3.532B 模型评选为 “值得注意的 AI” 之一,并在成本效率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与中国的 DeepSeek 不相上下。LG Exaone3.5模型于2023年12月正式推出,其开发投资约为70亿韩元(约合480万美元),这一成本低于 DeepSeek 开发其 V3模型所花费的600万美元。Epoch AI 的评估标准主要考虑了模型的性能、使用频率等因素,而这也是两年来首个获得此类认可的韩国 AI 模型,显示了 LG 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性进展。LG AI 研究所的负责人裵庆勋在
天眼查App显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近日申请了一项名为“大语言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的专利。这项专利的摘要揭示了该方法通过引入第一摘要文本和第二摘要文本,在大语言模型的训练过程中为模型提供更多可学习的信息。根据专利描述,第一摘要文本和第二摘要文本所包含的信息量不同,其中第一摘要文本中还包含了正确语句和错误语句。通过对同一文本的这两个不同摘要进行对比学习,并区分学习其中的正确语句与错误语句,能够有效避免摘要文
近日,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在天眼查 App 上公布了一项关于大语言模型的训练方法及相关设备的专利。这项专利的名称为 “大语言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通过创新的训练方式,提升大语言模型的学习能力和准确性。在大语言模型的训练过程中,传统方法往往依赖于单一的文本摘要,可能导致模型过拟合,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和多样性受到影响。然而,腾讯的新方法引入了两种不同的信息来源 —— 第一摘要文本和第二摘要文本。这两个摘要文本的信息